中国核航母的核动力技术相比美国已具有重大突破性领先优势!中国人核动力航母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至今采用的压水堆技术仍然属于非常落后的第二代核动力技术,比如采用30万千瓦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该技术经常故障频发(如反应堆维护周期长)。 而中国的核航母不仅直接弃用了第二代核动力技术,就连第三代的轻水堆技术也完全跨越了,居然直接采用了钍基熔盐堆或高温气冷堆的第四代核动力技术技术,且目前已经发展到只需要需验证其在海洋环境的可靠性即可,可谓大大超越了美国。 基于当前公开信息和行业动态,中国核动力航母的核动力技术已取得关键突破,只是尚未说明是否已经完全解决工程化应用的所有挑战。即是说,中国可能会跳过传统的二三代压水堆技术,直接采用第四代钍基熔盐堆或高温气冷堆,以规避铀资源依赖和提升安全性。但实际服役时间需视测试进度而定,2028年前后是较现实的预测。 目前,中国已成功运行全球首座第四代被称之为“永不熔毁”的高温气冷堆(山东石岛湾),设备国产化率93.4%,具备"被动安全"特性(即使冷却系统失效也能自动停堆)。 另外,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堆实验堆(2兆瓦)实现稳定运行,该技术用液态盐作燃料,常压下运行,无堆芯熔毁风险,单堆功率可超100兆瓦。
所有这些技术为舰载核反应堆小型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尤其钍基熔盐堆的小型化潜力适合航母应用。 首先,四川乐山山区建有陆基核反应堆原型(代号"龙威"项目),据卫星图像显示,该设施可能为未来核动力航母进行技术验证;其次,中核集团中标大连造船厂军用船舶动力项目,表明核动力系统已进入工程化测试阶段。
据多方报道(如凤凰卫视、南华早报),中国正在建造两艘10万吨级航母(舷号19和20),其中至少一艘采用核动力,预计2026年下水。美国卫星显示,大连造船厂的航母尺寸约为340*86,比美国最大的航母肯尼迪号337*78大出很多,而肯尼迪号约为11万吨,故中国这艘航母的这么大尺寸至少12万吨级。 一切都在表明,东大正在紧锣密鼓地制造核航母,且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核航母。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如何配资-股票配资平台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