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周帙恒海报设计叶艳娜)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帙恒
7月31日,盛夏时节,长沙岳麓山绿荫如盖,山间小径蜿蜒,蝉鸣振耳。拾阶而上,至云麓山庄往前500米,便是抗日英烈、被国民政府喻为“现代文天祥”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1军38师副师长齐学启的长眠之地。
1900年,齐学启出生于湖南宁乡,父亲齐璜是一位留学日本的教育家,也是同盟会员。齐学启从小聪慧,小学毕业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入诺维琪军校学习。回国后,先后任宪兵第六团、保安第二团团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率部坚守上海闸北40余天,参与夺回上海北站;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再度负伤抗敌,后调任税警总团参谋长。
1942年,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齐学启任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4月19日拂晓,缅甸仁安羌油田笼罩在硝烟中。7000余名英军被日军围困两昼夜,水源断绝,弹药告罄。齐学启率113团星夜奔袭,经三昼夜血战,这支不足千人的部队击溃日军一个联队,毙敌1200余人,解围7000余英军,取得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
然而,凯歌未歇,卡萨防线告急,齐学启再度奔赴前线,率部转入卡萨、温早之间,掩护入缅中国军人转移。途中,为营救伤员,他被日寇骑兵发现追击,战斗中,齐学启身负重伤,不幸被俘。
被俘后,日军发现齐学启高级将领身份,假意礼遇劝降。齐学启夺刀自戕未遂,后被辗转关押于仰光中央监狱战俘营。
在暗无天日的战俘营里,齐学启用流利的英语向盟军战俘讲述文天祥、岳飞的故事,分析反法西斯战争形势,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念。盟军战俘都深为齐学启威武不屈的精神所感动,由衷地感佩他。
1944年,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等12人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齐学启痛斥:“尔等腼颜事仇,认贼作父!”然而,叶蓬的煽动在战俘营中埋下杀机。第5军96师少尉排长蔡宗夫、章吉祥等民族败类,因齐学启不屈影响其投敌企图,竟怀恨在心。
1945年3月,日军败局已定。蔡宗夫等人恐罪行暴露,趁齐学启如厕时以尖刀刺其腹部。英军医请求手术被日军拒绝,除非齐学启投降。齐学启回答:“宁死也不屈服!”五昼夜后,齐学启伤重殉国,时年45岁,此时距抗战胜利仅5个月。
1945年秋,抗战胜利的凯歌声起,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在广州主持“追悼齐学启副师长暨缅战阵亡官兵大会”,这位与齐学启有九载同窗情谊的将军泪洒会场。
当齐学启的灵柩穿过长沙城门,万人空巷。岳麓山巅,湘江之水滚滚北去,恰似将军当年在远征誓师时高声朗诵的诗句:“男儿生兮不成名,死当葬蛮夷域中!”三湘子弟的碧血忠魂,终在故乡青山中长眠。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如何配资-股票配资平台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