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女丑之尸”是怎样的故事?
先说结论,《山海经》中著名的“女丑之尸”映射出的是上古时期残忍的“祭祀文化”。
作为上古时期的第一奇书,《山海经》中蕴藏着十分博大、宏伟的世界观。
由于先秦时期人类对自然社会的了解过于稀少,因此求助于神明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包含着众多神话传说的《山海经》也由此应运而生。
而“女丑之尸”作为其中的著名桥段,更是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关于“女丑之尸”,主要存在于《山海经·大荒东经》和《山海经·海外西经》这两部作品中。
其中记载如下:
《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山海经·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这两段记载大概的文意是:
海内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叫做“女丑”,她有一个大螃蟹作为坐骑。
她最喜欢穿青色的衣服,飘飘的衣带,长长的衣袖可以遮蔽面部。
之后天上升起了十个太阳,女丑不能抵挡,只好被迫跑到了丈夫的北边,并登上了山顶。
最后在面对这十个太阳之时,女丑最终被活活烤死。
由于女丑临终前用右手挡住了自己的脸,所以人们没有看到她的真面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海外西经》还有以下记载: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这一描述也从侧面印证了女丑和丈夫所在的地区就是“中原地带”,也就是当时的文明部落地带。
关于“女丑”的所在地,《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更为详细的描述: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女丑生于咸巫国,她非常擅长巫术,并且国人都是巫师,因此女丑左手操作着赤蛇,右手挽着青蛇。
也正因为这段记载,近现代时期著名的考古学者袁珂在考据“女丑”之后留下了这么一个评论:
“女丑盖女巫也。”
在咸巫国中,法力强大的女巫女丑,终日身穿青衣,四处飞翔,好似“神仙”一样。
由于女丑本人比较“i人”,所以她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样貌,因此终日用衣袖遮蔽脸庞。
脚下的大螃蟹日行万里,可以带着她畅游人间,如此生活当真快哉。
可美妙的生活都是短暂的,随着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平衡的生物圈被打破,万物枯萎,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女丑不忍心生灵涂炭,因此接受了百姓的请求,不辞辛劳来到了群山之巅,以自身为“祭品”向上天祷告,以求获得人民的生存。
可女丑的诚心并没有感动残酷的上天诸神,被活活烤死的女丑却没有等来百姓的黎明。
女丑死后,十个太阳照旧在天上作威作福,肆意残害苍生。
人们也最终放弃了祷告,转而向上天征战。
北国的丈夫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接受尧帝的命令,联合尧帝的大将后羿,征伐太阳。
在他们的努力下,九个太阳都被天生神力的后羿射了下来。
人类最终得以继续生存繁衍下去。
而已经牺牲的女丑,最终却落得个在高山之上孤独飘零的下场。
“女丑”故事的背后,反应了先民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
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已祭祀“女丑”,“女丑”或是被逼无奈,或是主动献身,或是众人裹挟,最终却只能丧失生命。
与女丑结局中“炙杀之”相对应的西方历史中,有且仅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那就是被火架烤死的圣子耶稣。
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曾经大名鼎鼎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
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受到了梅丽珊卓的蛊惑,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希琳公主绑上柴堆,活活烧死。
这场自诩为献给“光之王”的“伟大仪式”,最终却只有一个小女孩凄厉的控诉。
她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如此铁石心肠,也不明白自己的生命为何会如此脆弱。
她的结局与在山顶中永存的“女丑之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世界著名文化发源地,诞生了最好成熟汉字“甲骨文”的商王朝,一直以粲然夺目的文明著称于世。
可大家看不到的是,商王朝也是一个典型的“巫术国家”,在这里“活人祭祀”更是比比皆是。
为了获取上天诸神的保佑,商王朝的臣民们不惜屠杀大量牲畜甚至是奴隶,只为取悦“光之王”。
PS:当然,古代文明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例如阿兹特克文明、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以及欧洲的史前文明。
每当想到这些,笔者都无比庆幸生于现代华夏,长于文明中华。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如何配资-股票配资平台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